“回去后鼓励毕业生多多选择武汉”

在东湖高新区举办的武汉国家级产业基地人才对接会上,高校与企业现场签约。长江日报记者胡九思摄各高校代表参观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观看珞珈一号01星卫星模型。长江日报记者杨涛摄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在汉启动。作为重要环节,12月3

“回去后鼓励毕业生多多选择武汉”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在东湖高新区举办的武汉国家级产业基地人才对接会上,高校与企业现场签约。

  

长江日报记者胡九思摄

  

  

各高校代表参观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观看珞珈一号01星卫星模型。

  

长江日报记者杨涛摄

  

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在汉启动。作为重要环节,12月3日,在汉国家级产业基地、开发区、在汉世界500强企业人才对接洽谈会,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交流会等校地校企对接活动也火热举行。用实际行动诚邀全国大学生在汉就业创业。

  

在各区参观、洽谈期间,来自全国高校的师生代表们纷纷为武汉产业发展、人才政策点赞,并与多家企业、产业园签订协议,未来将为武汉输送更多人才,支持武汉打造全国中心城市。

  

■项目落地不断高校与企业签订人才战略协议

  

3日,全国200余所高校代表兵分数路,前往武汉各区参观、洽谈。其间,不少人才合作项目落地,未来将为武汉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在武汉重点设计研究机构人才对接洽谈会上,中铁大桥局集团、健民药业集团等6家单位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协议;中铁大桥局集团、湖北省交投集团、九州通医药集团、汉阳市政公司等汉阳区重点企业与河海大学、长安大学等5家高校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在汉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交流会暨在汉世界500强企业人才对接洽谈会在武昌举行,会上,苏州大学和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签署人才合作备忘录。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市场部总监贺刚表示,毕马威一直看好武汉市场,2018年落户以来,本地业务发展和团队规模发展非常迅速,期盼各大高校优秀学子加入。

  

武汉国家级双创基地人才发展分享会期间,武汉理工大学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共同签订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人力资源部招聘负责人沈永忞说:“武汉理工大学每年寒暑假将推荐大学生到公司实习,公司指定导师对他们进行培养。双方未来还将在科研课题与项目开发上进行合作。”

  

在江汉区举行的武汉重点民营企业人才对接洽谈会上,兰州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5家高校分别与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在东湖高新区参观时,25家企业和15所高校参加对接。“厦门也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厦大培养的电子信息人才也非常希望能输送到厦门、武汉等产业高地。”厦门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高斌在光谷参观时介绍,去年厦大承建“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该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在着力突破相关前沿核心技术,培养过硬人才。对接活动现场,厦门大学与国内数据库行业领军企业达梦数据库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好政策提供落地实惠武汉服务意识“太贴心”

  

3日的参观、洽谈活动中,高校代表为武汉制定的“人才公寓”“落户补贴”“创业指导”等各项人才政策点赞叫好。

  

“从大学生落户的优惠政策到疫情后房租和社保的减免措施,都对企业发展有着实实在在的帮助。武汉确实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微梦传媒创始人张培文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大二开始创业,从成立校内传媒工作室起步,目前已经成功在湖北省首批“青年创新创业板”挂牌。

  

汉阳区对接活动上,湖北省交投集团、九州通医药集团分别拿到了定制人才公寓的钥匙,为青年职工提供了10分钟通勤的便捷条件。截至目前,汉阳区筹集的大学生人才公寓有近4000套,遍布全区53个小区,还有高层次人才公寓近400套。

  

3日上午,在汉重点高校人才对接洽谈会在洪山区举行,10余所高校的代表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参观考察、交流办学经验,盛赞高校与城市深度融合、共建发展的武汉模式。

  

自助终端24小时服务师生,派出所进校驻点办理户籍登记,社会用工手续一窗通办……在华中科技大学师生服务中心,一系列智能化、信息化的服务方式让众多高校代表产生浓厚兴趣。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入驻19家校内外单位,设立29个服务窗口,设置21台自助设备,为师生提供400余项便捷服务。

  

“每逢新生入学,全校上下忙成一团,而华中科大的学生能提前在网上办理相关手续,小到军训服装尺码、宿舍床位尺寸都能自主选择,这种高效、人性化的服务值得借鉴。”某省外高校代表告诉记者,这次参观收获颇丰,回去后打算与校领导沟通,日后组织专人来华中科大“取经”。

  

在硚口、青山等区,“落户直通车”“菁英好安居”“青山英才计划”等服务指向性强的人才政策让参观的高校师生们感慨道:“太贴心了!”。

  

■武汉吸引力是“整体”高校代表点赞就业创业“链条”无短板

  

3日上午,武汉国家级开发区人才对接洽谈会,来到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启迪网安孵化器项目。山东大学就业处负责人王铁英说:“看到相关领域企业逐渐成集群式发展,这里也将成为山东大学网络安全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新选择。”

  

在武汉经开区,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与指导中心副主任颜彬说:“车谷专场让人印象深刻,这里着重发展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相信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未来将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招聘会。”

  

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沈延兵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再次回到光谷,他颇有感触。“相较数年前,企业星星点点,如今在电子信息、新型显示、互联网等领域,光谷已形成了产业链,只有产业链才能留住人。”

  

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倩曦也认为,武汉在该校毕业生流向城市中排名靠前,主要是这里不仅有许多优质企业,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用协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着超前的机制。

  

在走访中,武汉近年来就业创业“链条”的完善让代表印象深刻。武汉在全国同类城市最早放开落户限制,实施人才落户“零门槛”。与武汉大学等10所高校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校地人才双向流动。武汉围绕产业布局推进人才布局,着力提升重大产业基地、重要科技平台、重点企业承载人才能力,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成为武汉引才留才新的强劲磁场……

  

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负责人宣兆卫说:“武汉的活力和创新创业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校企、校地的紧密合作都值得我们学习。武汉就业创业的吸引力在于‘链条’完善,质量高,几乎没有什么短板。”

  

(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郭丽霞史强覃柳玮王春岚邓志鹏陶可祎李佳乔驰汪峥施政万凌见习记者汪舒蕾王佩瑶通讯员黄璜雷红云冯丽华孙亚云卢庭阳赵鑫董盼王洋洋刘达王晓璇詹鸥刘绮朱素芳潘宇翔张珍珍李铮胡雪柯稿件统筹:长江日报记者吴曈陈诚)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