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排名,深圳第一上海第二 武汉第九

导读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环境污染、收入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哪些城市发展质量高?哪些城市发展质量低?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本质内涵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2021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排名,深圳第一上海第二 武汉第九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导读

  

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环境污染、收入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哪些城市发展质量高?哪些城市发展质量低?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本质内涵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2021年,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之时,亦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高质量发展应从哪些维度评价?我们通过梳理高质量发展理论,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构建了涵盖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口潜力、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五大维度、20个指标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全国337个地级行政单元的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客观量化排名。本研究对于认识城市高质量发展现状、政府构建长效机制、居民安居乐业、企业投资决策等具有参考价值。

  

从总榜单看,深圳、上海、广州、北京位居前四;北京与前三名分差稍大位居第四名,主因是虽然坐拥名校资源等,但对年轻人落户不友好、市场化水平不及南方、空气质量虽大幅改善但仍较差等;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长沙位居前十;倒数50名中,西部、东北城市占比分别为56%、28%,远离城市群的城市有28个;倒10均位于西部、东北地区,西部城市受地形、气候、资源、交通、市场化水平限制在创新和绿色发展、人口潜力、民生改善劣势明显,东北因体制僵化、营商环境较差、资源枯竭等导致人口净流出、经济大幅下滑。

  

分地区看,前50名中,南方以占据榜单39席的成绩碾压北方;东部地区以32个城市上榜的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75%的城市位于200名之后;南北差距已经取代东西差距,成为中国主要的地区差距。分线城市看,一二三四线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前50名的分别有4、30、15、1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数量的100.0%、85.7%、17.6%、0.5%。分城市群看,50强中有近8成地处发展成熟的六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占比48%,远高于其他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进入高质量发展50强的城市数量分别为17、7、4、4、3、3个,占各城市群城市总数的65.4%、77.8%、14.3%、36.4%、18.8%、18.8%。长三角相对其他城市群经济发展最活跃、人民生活幸福感最高,前50名中长三角经济人口比值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元,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群。珠三角人口更年轻、人才吸引力更强。

  

分榜单看,创新发展深圳居榜首,前十名长三角占据5席;绿色发展上海遥遥领先;人口潜力深圳一骑绝尘,前十名珠三角以60%霸榜,北上因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程度高未进前十。

  

从创新发展看,深圳以71.7分居首,广州因其高校人才规模较大排名第二,北京、上海、苏州、成都、杭州、合肥、南京、武汉分别居3-10名;前十名中,长三角创新水平高于其他城市群,占据5席。

  

从绿色发展看,上海以91.5分遥遥领先,广州、深圳紧随其后,杭州、长沙、东莞、南京、北京、重庆、南宁位列前十;北京在节能减排、城市绿化方面与其他城市水平相当,但在环境治理方面较弱;南宁在城市绿化、环境治理方面较为领先,因此进入前十。

  

从人口潜力看,深圳以87.2分一骑绝尘,杭州、广州、东莞、佛山、珠海、厦门、中山、南京、苏州分差较小位居2-10名;前十名均为南方城市且均位于东部地区,其中珠三角占比60%霸榜,北京、上海因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程度高未进入前十。

  

从经济增长看,北京、上海以83.1分并列第一,深圳、苏州、广州、南京、无锡、杭州、重庆、宁波进入前十,其中苏州的有为政府、区位优势、营商环境、清亲政商关系、外向型经济使其超越广州成为第四。

  

从民生改善看,北上广作为老牌一线城市,因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医疗资源丰富、交通体系发达位居前三,南京、杭州、成都、深圳、武汉、青岛、宁波位列4-10名。

  

政策建议:1)加快地方政府发展理念转变;2)建立地方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3)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4)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尤其年轻人创新创业;5)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6)大力发展新基建。

  

风险提示:高质量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人口增长不及预期;模型预测存在局限性和一定偏差;部分指标使用2019年数据影响模型估计

  

目录

  

1研究背景与指标体系

  

1.1研究背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消费、新能源、双碳主导的新周期新时代开启

  

1.2指标体系:涵盖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口潜力、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五大维度

  

年高质量发展城市排名

  

2.1榜单概览:深圳、杭州领衔一二线城市高质量发展,倒十均位于西部、东北地区

  

2.2东部地区引领高质量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占榜单比重近半

  

2.3分榜单TOP10:创新发展长三角占5席、绿色发展上海遥遥领先、人口潜力珠三角以6席霸榜

  

3重点城市:深上广北以超90分表现引领,杭宁苏汉长人口潜力超上北

  

3.1TOP10一线城市:深圳人口潜力、创新发展居首,上海为绿色发展先驱城市

  

3.2TOP10二线城市:杭苏宁人口潜力居前三,汉蓉长产业各具特色

  

3.3TOP20典型城市:佛山人口潜力全国第五,合肥、西安为中西部创新翘楚

  

3.4TOP50代表城市:21-50名中重庆、大连绿色发展居前,天津创新实力最强

  

4政策建议:加快转变发展理念、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大力发展新基建

  

正文

  

1研究背景与指标体系

  

1.1研究背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消费、新能源、双碳主导的新周期新时代开启

  

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环境污染、收入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举世瞩目,1978-2020年GDP年均实际增速超过9%。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世界经济造成显著冲击,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冲击、经济稳步复苏,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GDP两年平均增速5.5%。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外延式、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环境污染、收入差距等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本质内涵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可持续的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意味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质量优先的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从发展理念看,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增长模式看,高质量发展更注重质量、效率的提升;从发展目标看,高质量发展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品质为目的。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2指标体系:涵盖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口潜力、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五大维度

  

高质量发展应从哪些维度评价?我们通过梳理高质量发展理论,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构建了涵盖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口潜力、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五大维度、20个指标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通过梳理现有高质量发展理论、指标体系我们发现:

  

从创新发展看,根据现代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企业家的职能是实现创新,经济发展是不断创新的结果。由此,创新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第一动力。

  

从绿色发展看,根据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矛盾对立,二者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以效率、协调、可持续为发展目标的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人口潜力看,根据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必然推动人力资本改善进而提高生产率,因此人口潜力对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

  

从经济增长看,根据对德日韩成功增速换挡的国际经验研究,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丰富实践,中国经济转型仍需一定经济增速,合理的经济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

  

从民生改善看,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数据来源方面,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渠道,主要包括国家及各地方统计局、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政府公开资料等,对部分地区或部分指标未公布2020年数据的情况,我们以2019年数据代替。数据处理方面,为消除原始数据的量纲差异,我们对原始数据采取“最大值-最小值”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对于单调递增指标线性转换为0-100,对于单调递减指标逆向线性转换为0-100。数据范围方面,本次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排名覆盖337个地级及以上单位,由于数据获取问题,未对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三地进行排名。

  

  

年高质量发展城市排名

  

2.1榜单概览:深圳、杭州领衔一二线城市高质量发展,倒十均位于西部、东北地区

  

根据各城市所处地理位置,我们将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单位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各地区分别包含88、82、131、36个城市。根据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市政治地位等,我们把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单位划分为一二三四线城市,各线城市数量分别为4、35、85、213个。根据城市间的相对位置、经济依存度、行政等级差异等,我们将337个地级及以上单位划分为19个城市群,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分别包含28、26、16、16、11、9个城市。

  

从榜单结果看,深圳、上海、广州、北京位居2020年城市高质量发展前四名,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长沙位居前十,西部、东北地区城市居后十。2020年城市高质量发展前50名中,深圳占据榜首,上海、广州以较小的分数差距紧随其后,北京与前三名分差稍大位居第四名,主因是对年轻人落户不友好、市场化水平不及南方、空气质量虽大幅改善但仍较差等。

  

第5-10名分别为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长沙。合肥、西安、郑州等省会城市,宁波、厦门、青岛等计划单列市,东莞、佛山、珠海、无锡等发达地级市进入前20名。

  

省会城市中,石家庄、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乌鲁木齐未进入前50名,但均在前100名。除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外,前50名其余地级市大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长三角城市群12个,珠三角城市群5个。

  

倒数50名中,西部、东北城市占比分别为56%、28%,远离城市群的城市有28个。排名后10城市均位于西部、东北地区。6个西部地区城市因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市场化水平等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4个东北城市因体制僵化、营商环境较差、资源枯竭等导致人口净流出、经济衰落,人口潜力、经济增长得分全国倒数。

  

  

2.2东部地区引领高质量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占榜单比重近半

  

1)分地区看,前50名中,南方以占据榜单39席的成绩碾压北方;东部地区以32个城市上榜的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75%的城市位于200名之后;南北差距已经取代东西差距,成为中国主要的地区差距。按传统的南北方自然分界线来划分,在高质量发展城市50强中,南方上榜城市有39个,占比78%,以碾压性优势胜出,南北方城市在高质量发展水平上有较大差距。按四大地区看,东部地区凭借雄厚的发展基础、极高的战略定位有32个城市上榜,占榜单的64%,以绝对优势领先;得益于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战略定位,中部、西部地区各有8个城市上榜,各占据榜单16%,东西差距小于南北差距;东北地区仅有2个城市位列前50名,而位于200名之后的城市占东北地区城市数的75%,经济不断衰落使其高质量发展缺乏基础动力。

  

  

2)分线城市看,一二三四线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前50名的分别有4、30、15、1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数量的100.0%、85.7%、17.6%、0.5%。高质量发展城市排名50强中一线城市是排头兵,二线城市以占比过半的成绩成为中坚力量,三四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弱。从一线城市看,四个一线城市全部上榜且位居前四名,是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从二线城市看,50强中二线城市有30个,占榜单60%;进入50强的二线城市占全部二线城市数量的85.9%,进入前100名的二线城市占全部二线城市的100%。从三四线城市看,进入前50名的三、四线城市分别有15、1个,占全部三、四线城市的17.6%、0.5%,大都位于大城市群、靠近城市群中心城市。其他三四线城市受地理位置、城市区位、人口流出影响,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创新活力不足,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低于100名的三线、四线城市分别占全部三线、四线城市的50%、90%以上。

  

  

3)分城市群看,高质量发展排名50强中近8成地处发展成熟的六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数量占比48%。整体看,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高于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进入高质量发展50强的城市数量分别为17、7、4、4、3、3个,占各城市群城市总数的65.4%、77.8%、14.3%、36.4%、18.8%、18.8%;长三角、珠三角城市数占榜单前50名的48%。从长三角城市群看,长三角相对其他城市群经济发展最活跃、人民生活幸福感最高,前50名中长三角经济人口比值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元,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群。从珠三角城市群看,珠三角在人口方面有明显优势。珠三角人口更年轻、人才吸引力更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占比为75.5%,而其他城市群均低于70%;人才净流入比例平均为0.5%,其他城市群均低于0.4%。

  

  

2.3分榜单TOP10:创新发展长三角占5席、绿色发展上海遥遥领先、人口潜力珠三角以6席霸榜

  

创新发展深圳居榜首,前十名长三角占据5席;绿色发展上海遥遥领先,北京因环境治理较弱排名第八;人口潜力深圳一骑绝尘,前十名珠三角以60%霸榜,北上因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程度高未进前十。

  

从创新发展看,深圳以71.7分居首,广州因其高校人才规模较大排名第二,北京、上海、苏州、成都、杭州、合肥、南京、武汉分别居3-10名;前十名中,长三角创新水平高于其他城市群,占据5席。

  

从绿色发展看,上海以91.5分遥遥领先,广州、深圳紧随其后,杭州、长沙、东莞、南京、北京、重庆、南宁位列前十;北京在节能减排、城市绿化方面与其他城市水平相当,但在环境治理方面较弱;南宁在城市绿化、环境治理方面较为领先,因此进入前十。

  

从人口潜力看,深圳以87.2分一骑绝尘,杭州、广州、东莞、佛山、珠海、厦门、中山、南京、苏州分差较小位居2-10名;前十名均为南方城市且均位于东部地区,其中珠三角占比60%霸榜,北京、上海因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程度高未进入前十。

  

从经济增长看,北京、上海以83.1分并列第一,深圳、苏州、广州、南京、无锡、杭州、重庆、宁波进入前十,其中苏州的有为政府、区位优势、营商环境、清亲政商关系、外向型经济使其超越广州成为第四。

  

从民生改善看,北上广作为老牌一线城市,因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医疗资源丰富、交通体系发达位居前三,南京、杭州、成都、深圳、武汉、青岛、宁波位列4-10名。

  

  

3重点城市:深上广北以超90分表现引领,杭宁苏汉长人口潜力超上北

  

我们选取高质量发展前10名全部城市、前20名典型城市(东部、中部、西部各一个)、前50名典型城市(东部、西部、东北各一个)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一二线城市对其划分、从创新、绿色、人口、新经济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3.1TOP10一线城市:深圳人口潜力、创新发展居首,上海为绿色发展先驱城市

  

四个一线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三大维度各具优势:深圳在人口潜力上以87.2分大幅领先北上广,人口潜力为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创新发展以71.7分排名全国第一;上海在绿色发展上以58.8分位居四个一线城市第一;广州在人口潜力上位居第二,在创新发展上得益于丰富的高校资源以69.7分排名第二;北京创新发展维度以较小分数差距略次于深圳、广州位居第三。

  

1)深圳:人口潜力远超北上广,近10年常住人口年均复合增长率居全国第一,人口潜力助力创新能力提升,叠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独特创新模式,创新发展水平居全国首位。从人口潜力看,深圳相对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宽松的落户制度、较大的人才补贴力度以及众多著名互联网企业等新兴企业的落户使其成为全国人口增长最快、最年轻、人才净流入较高、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市。2010-2020年常住人口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居全国第一;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近80%,老龄化程度全国最低,远优于北京、上海;深圳近四年保持人才净流入,2020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为1.3%。从创新发展看,人口高增速、年轻人口多、人才净流入叠加深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的独特模式,使深圳科技创新动力强劲,创新发展水平全国第一,尤其是创新投入力度大、创新成果转化水平高。2019年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2020年每万人口专利授权量均为全国第一,且远高于北上广。

  

  

2)上海:绿色发展先驱城市,以制造、建筑、交通等碳排放主要来源行业作为首要突破点,同时积极推动绿色生活、发展绿色金融。制造、建设、交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上海在绿色发展维度全国领先,主要是因为其将绿色制造、绿色建设、绿色交通作为突破点,同时推动绿色生活、发展绿色金融。工业领域,聚焦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效提高,2020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6.6%,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排名第二。建筑领域,作为绿色建筑左边起源右边城市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以被全球广泛认可的绿色建筑和城市认证体系(LEED)为例,2020年上海以677个认证项目居全国第一,远高于第二名北京。交通方面,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出台《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居全球城市前列。生活方面,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0年有害垃圾日收运量同比增长超三倍。金融方面,作为金融中心将绿色上升到资本与交易,一方面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批试点城市积极发展碳金融;另一方面持续发展绿色金融,2021年发布《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完整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3)广州:创新发展表现仅略次于深圳位居全国第二,2020年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居全国第一;高校资源、创新平台等带动科技创新。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能有效推动城市科技创新。广州创新发展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众多优质高校资源,高校通过提供科研资源、科技人才推动广州创新发展。2020年广州普通高等学校82所,居全国第三,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位居全国第一。除高校资源丰富带动科技创新,广州通过打造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改革营商环境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转化科技成果,十三五时期技术合同成交额大幅增长近7倍,2020年成交额历史性突破2000亿元,从2017年的全国第九跃居至第二;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五。

  

  

4)北京:创新发展略次于深圳、广州,以海淀区为创新极、中关村为创新示范引领平台、国企作为创新主力,R&D经费投入强度以6.4%在一线城市排名第一。从创新环境看,北京有以清北为首的大量优质高校集聚、全国科教智力和高端人才资源最密集的中关村、近4000家国有企业,高校、科技园、企业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因而形成了以海淀区为创新极、中关村为示范引领平台、国企为创新主力的发展格局,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以2.9万家居全国第一。从创新投入看,近年北京创新投入明显提高,2016-2020年R&D经费内部支出持续增长,2020年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全国第二。从创新人才看,大批高水平人才是北京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2016-2020年R&D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从83.8%增至89.1%。科技创新推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为主的新经济高速发展,2019年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

  

  

3.2TOP10二线城市:杭苏宁人口潜力居前三,汉蓉长产业各具特色

  

六个重点二线城市中: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领衔二线城市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在六个二线城市排名第三;南京以其城市魅力、高端制造业崛起、人才政策在人口潜力方面得分仅次于杭州;苏州得益于经济实力、产城融合、科研投入在创新发展上位居第一;成都在西部地区人口吸引力、集聚度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创新水平仅次于苏州;武汉凭借其战略定位、高校资源在光电、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方面表现不俗;长沙以低房价及生活成本、发达的文娱美食产业吸引人口,人口潜力与苏州相当,带动新消费快速发展。

  

1)杭州:以电商、直播等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宜居的人文环境、薪酬超越广州等吸引大量人才流入,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极佳的创新氛围叠加科研投入力度提升使其成为数字经济第一城;通过“降碳减排”和“增加碳汇”领衔二线城市绿色发展。人口潜力方面,杭州在六个二线城市中位居第一,人才流入优势明显。因其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宜居的人文环境、薪酬超越广州等吸引大量人才,2020年人才净流入率以1.6%位居全国第一。创新发展方面,杭州在六个二线城市中排名第三,主因“电商之都”的创新氛围、开放宽容的创业文化、良好的天使投资发展、较大的科研投入,2020年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上深,R&D经费投入力度在六个城市中仅次于苏州。创新推动数字经济腾飞,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于GDP增速。绿色发展方面,杭州通过“降碳减排”和“增加碳汇”一系列规划举措,系统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降碳减排上,利用数字经济建设“城市大脑”环境系统;在全国率先开发“环保码”智能服务与监管体系。增加碳汇上,通过加强森林抚育、构建完善公园、园林、绿化、城市绿道开敞空间碳汇系统等措施提升国土空间碳汇能力。2016-202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40.7%增至43.4%。

  

  

2)南京:人口潜力表现仅次于杭州,城镇化率居六大二线城市之首,人才净流入率仅次于杭州,主因六朝古都的城市魅力、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叠加“宁聚计划”实施吸引人才。从城市魅力看,南京有2500年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具有独特的城市魅力。从产业结构看,南京聚焦软件信息、新能源、医药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八大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发展方向,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2020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28.8%。从人才政策看,“宁聚计划”人才落户门槛低,面试、租房、创业人才补贴力度较大,也对人才形成较大吸引力。城市魅力、高端制造业发展、“宁聚计划”等因素叠加吸引了大批人才,2020年人才净流入率在六个二线城市中仅次于杭州。

  

  

3)苏州:创新发展领先,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创新的后盾,2020年GDP全国第六;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根基,98%领军人才集聚在战略新兴产业;科研投入大,财政科技支出占比、R&D经费投入力度居六个二线城市首位。苏州在创新发展方面以52.4分大幅领先于其他5个二线城市,主因经济实力雄厚、科创人才优质、科创投入力度大。从经济实力看,苏州经济总量全国第六,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深圳、上海,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创新发展的后盾,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产值占工业产值25%。从科创人才看,苏州超前的城市规划、友好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批人才,进而提升创新能力。2010-2020年人才总量年均增长率7.8%,高层次人才占总人才比重由5.6%增至9.0%,98%领军人才集聚在战略新兴产业。从科研投入看,2020年苏州财政科技支出占比、R&D经费投入力度均居六个二线城市第一。

  

  

4)成都:成渝经济圈中心城市、文化包容、生活节奏较慢、文创与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等吸引人口大量流入,近十年人口增速在六大城市仅次于长沙,有力提升经济活跃度与科创能力,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仅次于苏州。从人口潜力看,成都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文化包容性强、生活节奏舒适、文创与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等因素吸引了众多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破2000万居全国第四,2010-2020年人口年均复合增速3.3%,仅次于长沙,新增人口质量高,有25.6%为大学学历。从创新发展看,成都在创新发展维度得分仅次于苏州,不断壮大的人口规模,叠加经济活跃度高、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助力成都创新能力提升。一方面,经济活跃度高带动科技创新,2020年成都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超60万户,仅次于苏州,市场主体带动高质量创新主体涌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破5000家,同比增长超40%。另一方面,成都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全国其他城市,2020年成都超算中心投运一年,主机性能排名进入全球前十。

  

  

5)武汉:武汉城市圈领跑中部崛起的战略定位、全国第三的科教资源赋能光电、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其中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战略定位上,2006年武汉城市圈就被列为中部四大城市群之首、领跑中部崛起,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武汉城市圈建设。科教资源上,2020年武汉高等院校数量以83所排名全国第三,2020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居全国第三,通过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吸引应届毕业生。高层次人才方面,2021年武汉新增两院院士人数占新增总人数的比重为5.5%,仅次于北京、南京、上海,为高精尖人才聚集地之一。产业创新上,武汉充分挖掘科教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光电、生物医药、智联网汽车、数字经济、航天等新兴产业,2020年在疫情严重冲击下,武汉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2015年增长84.1%,占GDP比重达25.8%,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6)长沙:房价及生活成本低、文娱及美食产业发达等对人口构成强吸引力,“网红之都”人口破千万,近十年人口年均复合增速居六城市首位,城镇化建设推进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新消费融资超百亿。从人口潜力看,2020年长沙常住人口破千万,近十年长沙常住人口年均复合增速3.6%,居六个二线城市首位,人口总量占湖南省的比重从10.7%提升到15.1%,人口的快速增长与长沙低房价、低生活成本、文娱美食产业快速发展有关。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基于人口规模、文化产业的发展,长沙着力打造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消费场景,借助政府引导城市品牌营销、自媒体自发传播,聚焦“市井文化”、“新国风”、“新国潮”等新兴市场,新消费爆发式增长。近五年长沙新消费赛道累计获近350亿元融资,其中2020年超100亿元。

  

  

3.3TOP20典型城市:佛山人口潜力全国第五,合肥、西安为中西部创新翘楚

  

1)佛山:高质量发展第12名,区位优势、经济持续高增长、营商环境改善、“城产人文”融合、产业升级吸引人口流入,人口潜力得分全国第五,劳动年龄人口占比74.4%居全国第七,人才净流入率以0.54%排名全国第九。从经济发展看,2010-2020年佛山GDP增长91.4%,2019年成为全国第17个、全省第3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城市,为人口增长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从营商环境看,佛山通过营造亲清政商关系成为民营企业聚集地。在广东率先推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指引、探索建立“企业服务员”制度以实现企业服务高频事项“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吸引了大批民营企业、带来大量就业岗位。从“城产人文”融合看,佛山自2012年实施城市升级、升值行动计划,弥补了制造业大市在城市建设上的短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高质量发展50强中排名第8,提升了城市吸引力。从产业升级看,由于产业升级对产业工人需求及要求提升,佛山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综合以上因素,佛山人口增量居全国第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全国第七,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九。

  

  

2)合肥:高质量发展第14名,通过聚焦原始创新、建立产学研平台将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打造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排名全国第8。从原始创新看,合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根基深厚且重视原始创新,2020年已有、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有11个,在全国一骑绝尘。从创新平台看,合肥通过建立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清华合肥公共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2020年合肥新增A股上市企业12家,居全国第8。从产业创新和产业集群看,合肥改善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以汽车行业为例,合肥引进蔚来汽车项目,通过蔚来汽车进一步培育智能汽车产业,目前形成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2019年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居全国前列。

  

  

3)西安:高质量发展第17名,以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宽松的落户政策吸引人口,西北人口潜力第一城;教育资源实力、营商环境优化、科研投入强度大推动西安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从人口潜力看,西安是西北中心城市,历史上是十三朝古都,现在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叠加宽松的落户政策,近十年西安常住人口年均复合增速居全国第十,人口增量位列全国第五,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比达31%,学历程度仅低于北京、南京、上海、武汉。从创新发展看,西安教育资源在全国居前列,211/985大学数量以8所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优质的教育资源使西安创新人才优势明显,2020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居全国第七。西安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千名干部助千企”“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容缺受理”“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等,营商环境明显优化,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2.0%。西安R&D经费投入强度高达5.1%,在全国位列第五。

  

  

3.4TOP50代表城市:21-50名中重庆、大连绿色发展居前,天津创新实力最强

  

1)重庆:高质量发展第22名,绿色发展得分居全国第9,2015-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超22%,优于全国水平;但2020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为负,人口潜力相对较低。从长江生态治理看,重庆实施长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渔民转产制度,将捕鱼人转化为护渔人;创新实施“双总河长制”,由市区镇一把手同时担任“双总河长”进行巡河、作业、清理垃圾等工作;率先展开“林长制”试点、率先推动森林覆盖率指标区县间横向交易等。2020年重庆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100%,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8个百分点,较2015年上升14.3%。从绿色低碳看,重庆率先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率先形成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等各领域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15-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超22%,高于全国下降幅度,但在传统产业节能降耗上仍存在绿色制造基础能力不够、创新投入不足等短板。在人口潜力上,重庆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虽是全国第一,但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复合增速缓慢,2020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为负,这主要是由于重庆城市品牌宣传、人才政策力度不及其他城市。

  

  

2)天津:高质量发展排名24位,通过科教资源、创新平台推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以智能科技和数字技术为先导,创新发展水平居全国第13,但绿色发展表现欠佳,2020年PM2.5平均浓度远高于前50名平均水平。创新发展方面,天津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发力,利用180个创新研发机构、50多所大学及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通过建设合成生物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科曙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突破核心技术。同时,天津发挥传统工业城市工业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成熟完整优势,以智能科技和数字技术为先导,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如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重点优势制造业,天津进一步开发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金属材料3D打印装备等智能装备,攻克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车的核心技术,使制造业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方面,由于产业构成上,第二产业占比34.1%,钢铁等传统制造业占比大,重化工业和高污染行业聚集,高能耗、高污染成为天津绿色发展的挑战。2020年PM2.5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远高于高质量发展前50名31微克/立方米的平均水平。

  

  

3)大连:高质量发展排名33位,作为旅游城市和重工业基地,大连打造“一脊两岸多廊道五田园”的城乡生态空间格局、调整重工业产业链,绿色发展水平较高;但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经济增长缓慢。城市生态方面,大连以山脉、海洋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在此基础上打造“一脊两岸多廊道五田园”的城乡生态空间格局,修复海滨半岛生态系统。低碳发展方面,大连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通过调整石化等行业产业链、现有装置安全和环保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门槛等节能减排,并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储能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航运、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大连PM2.5年平均浓度、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在前50名中分别排名14、17,优于前50名平均水平。人口潜力与经济增长方面,因体制僵化、产业结构老化等,人口吸引力较低,经济略显颓势。2010-2020年常住人口年均复合增速仅1.1%,低于高质量分发展前50名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严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6.9%,远高于前50名平均水平。2020年GDP同比仅增长0.9%,增速缓慢。

  

  

4政策建议:加快转变发展理念、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大力发展新基建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矛盾转换的要求,应加快地方政府从单纯追求数量、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率、低碳的发展理念转变。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必要的经济增速的基础上,注重质量效益、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因此,应加快推动地方政府以往的“唯GDP”倾向理念转变,在发展目标上向就业创业、创新驱动、民生保障等质量目标转变。

  

建立地方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的作用,支持企业、校企创新平台建设,使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组合。当前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地方惰政、企业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难贵等问题。1)应建立地方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质量和效率、减少行政干预。2)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的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善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3)开放创新要素市场,支持企业自建、校企共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补足绿色发展左边法律右边法规空白,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激励机制,建设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世界潮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法治建设方面,我国目前已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左边法律右边体系,但现行体系存在短板、空白。应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法、能源法、煤炭法、节能法等左边法律右边法规制定。激励机制方面,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为核心,通过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调整环境税率等方式,倒逼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绿色金融方面,央行近期推出碳减排工具定向降息再贷款,应继续加大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政策力度。

  

改善营商环境,构建“快简智优”审批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监管体系,营造文化引领的城市宜居环境,吸引人才尤其年轻人创新创业。1)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快简智优”审批服务,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统一协调的知识产权保护左边法律右边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强度,提高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效率。3)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平台经济数字化监管系统,对企业行为实施全方位监测、预警。4)营造文化引领的城市宜居环境,挖掘城市文化要素,塑造城市品牌,积极宣传、推广城市形象,利用心理融入、情感归属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高质量为老产品和服务体系;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超大城市加快放宽城市重点发展区域落户政策。1)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高质量为老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国资划转社保补充缺口,推动社保全国统筹,发挥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二、三支柱的重要作用。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企业留用和雇佣年长劳动力,适时适当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3)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各大城市群内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超大城市加快放宽城市重点发展区域落户政策,增强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

  

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替代过去由房地产、老基建、重化工业主导的增长模式;房地产要软着陆,避免硬着陆,在坚持“房住不炒”“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过紧的政策。当前中国经济仍需要一定增速,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是实现跨周期调节的最重要抓手,实施结构性的财政政策、定向降准降息以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给予支持。房地产要软着陆,避免硬着陆,在坚持“房住不炒”“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过紧的政策,同时避免“一刀切”与“钟摆式”调控,加快构建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和房产税为主的长效机制。

  

来源:泽平宏观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