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女孩从小来上海求学,本科考入华师大,如今即将成为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

1月21日,22岁视障女孩将保研至复旦大学的消息引发关注。无锡女孩朱苓君先天失明,2005年她进入上海市盲童学校小学一年级就读。2018年,朱苓君考入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朱苓君保研至复旦大学,将成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记者经查询了解到

视障女孩从小来上海求学,本科考入华师大,如今即将成为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1月21日,22岁视障女孩将保研至复旦大学的消息引发关注。

  

无锡女孩朱苓君先天失明,2005年她进入上海市盲童学校小学一年级就读。2018年,朱苓君考入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朱苓君保研至复旦大学,将成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

  

记者经查询了解到,朱苓君在复旦大学2022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之列,拟录取专业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朱苓君从呱呱坠地的那刻起,生命就注定“与众不同”。她先天失明,看不到任何东西;4个月大,她做了一次手术,帮助恢复了一些光感,但事物在她眼中也仅有模糊的残影。

  

虽然视力受限,但朱苓君不懈地与困难抗争,坚持学习,从未放弃,从在上海市盲童学校求学开始,一路披荆斩棘,在华东师范大学以优异成绩完成了本科学业,又被保送至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深造;她还积极努力,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登上联合国的舞台展现了新时代盲人大学生的风采。

  

先天失明,来上海求学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朱苓君的生活就注定“与众不同”。她先天失明,看不到任何东西;4个月时的一次手术,帮助她恢复了一定光感和模糊残影,不过由于是一个盲童,行动和学习还是处处受限。

  

到了入学年龄,由于家乡没有盲校,父母轮流放弃家乡的工作,辗转来到上海求职,才使她得以在上海盲校读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朱苓君不仅在盲校完成自己的学业,还愈加独立而优秀。

  

虽先天失明,但朱苓君乐观开朗,兴趣广泛,擅长二胡、唱歌、游泳、英语演讲和主持。从小代表上海盲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演出,获得多个荣誉奖项。

  

  

象牙塔中一步步闯关

  

2018年7月,朱苓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成为社会发展学院首位盲人本科生。2018年9月,怀着对知识的向往和热情,小朱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然而,从特殊学校进入普通学校就读,面临重重挑战。和盲校迥然不同的校园生活令小朱有些难以适应,从寝室到教室,从生活到学业,大学新生活新奇、新鲜,但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需要小朱一步一步“闯关”。

  

离开了盲校精心设计的无障碍设施,没有了全覆盖的盲道和盲文路标,小朱在大学校园的出行成了一道难题。

  

“大一之初,我不知道如何找到指定的教学楼,迷路乱转是家常便饭,即使进入了正确的教学楼和楼层,也看不到门牌号,还是找不到教室。”小朱回忆起刚入大学时的遭遇,“去食堂更是像无头苍蝇,完全不知打饭窗口、摆放餐具处、餐桌及座位的位置,即便碰巧摸到了窗口,也不知道有什么菜,无法报出菜名,买菜就餐。”

  

还有一次,小朱因为看不到公共浴室中的排水沟,不小心一脚踩了进去,摔了一跤,流血受伤。

  

幸运的是,这些小小的“麻烦”,慢慢都被一件件解决。

  

找上课的教室,小朱一般都会询问路过的同学解决,同学们都会很热情,带着她找寻教室;

  

熟悉食堂窗口之后,食堂打饭阿姨会给小朱介绍菜品,让她选择,阿姨们渐渐地还了解了小朱的口味,推荐她爱吃的菜肴;

  

公共浴室的设施,后勤部门也在接到小朱的建议后,得到了改进。排水沟上安装了镂空挡板,热水管上也套上了塑料保护层,这样既不容易被烫到,也可以作为扶手。

  

  

成绩背后是无尽的辛苦

  

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则更难逾越,需要小朱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别人付出一倍努力可以完成的,小朱可能要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努力。

  

“在盲校时,我所有的教科书都是盲文的,而进入大学后所有教材都没有盲文书,可朗读的电子版专业书籍也很少,所以刚入校时我的学习一度有些脱节。”大一开学后,小朱的学习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障碍。

  

由于无法和其他同学一样完成预习和课外阅读,上课时又看不到板书和PPT,也不知道投影仪上展示的图片内容,小朱听课时常常是一头雾水,全然不知所措,虽然每节课都录了音,但还是跟不上学习要求,她一度十分沮丧。

  

根据培养计划,大一时,小朱需要修满32个学分,有十多门课程,课业负担非常重,她每天几乎都是从早上8点开始上课,直到晚上9点。回到宿舍后,还要再回听上课录音,复习到深夜12点,但仍然完不成这么多课程的复习和作业。

  

所有的课程中,英语和社会研究方法两门遇到的困难尤其大。小朱告诉小编,“专业课通过重复听录音,还能记录下一些笔记,但英语课因为没有教材,就无法和同学一起做课堂练习,遇到生词又不知道拼写和含义,即使反复听录音,也不能听懂;而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中,充满了表格和数学公式,又没有电子教材,我更是难以理解。”

  

虽然对大学学习充满了担忧,但小朱告诉自己绝不能放弃,而要全力以赴,以乐观的心态、积极的行动,拼搏在华东师大的每一天。

  

与此同时,小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们也行动了起来。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朱跟上学习进度,学院师生专门扫描纸质书,转换成可读文本,经过勘误、校对后,小朱可以使用读屏软件反复聆听;

  

辅导员推荐了一名同学担任“学伴”,为小朱朗读英语课本;而针对充满了图表和数学公式的社会研究方法这门课,助教学姐专门抽时间,帮小朱描述和解释图表及公式;每天晚上小朱的父母会帮她远程读书,一些英文学习资料,父母还帮她打印成盲文材料,以便小朱学习……

  

在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朱“独辟蹊径”,逐渐学会应用各类读屏软件和辅助软件,自学使用盲人电脑,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她每天反复回听讲课录音,花成倍的时间预习、复习,常常至深夜,学业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已修读的37门课程中,朱苓君17门课程绩点为4,平均绩点达到3.65/4。

  

  

距离梦想更近一步

  

2019年9月,经学校选拔,朱苓君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学习。根据要求,她应修读三门全英文课程;然而朱苓君主动加修了两门课程,并以3.4/4的好成绩结业。

  

朱苓君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荣获2021年度本科生校长奖学金;她还在权威期刊IEEESensorsJournal上发表团队论文。

  

新冠疫情发生后,朱苓君担任社区宣传和网上防疫志愿者,为困境家庭智障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大三学年每天步行2公里,转三辆公交车,往返5小时独立出行,至复旦儿科医院和上海精卫中心医务社工部实习;为癌症患儿开展音乐治疗小组活动,为抑郁症患儿家长开展亲子沟通小组等,受到患者、家长及医院的好评。

  

2021年9月起,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绘本创作”志愿者,作为特邀主持人参加12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残障人日”庆祝活动。

  

2022年,即将大四毕业的朱苓君,已经成功保研至复旦大学,如一切顺利,则即将成为复旦大学首位盲人研究生。

  

为何选择社会工作作为专业,为何继续深造读研究生?

  

“在上海盲校学习时,老师就教导我们:‘社会给我千分爱,我还社会一颗心’。在华师大,我也得到了学校老师、同学方方面面的关怀和温暖。”小朱这样回答,“继续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是因为我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和有着回馈社会、赋能残障群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顾军

  

综合:第一教育、上观新闻、澎湃新闻、新闻晨报、华东师范大学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