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到十年后,北京或上海的小孩会不会考大学比外地更困难?

(题主6.19日更改问题题干,以前的提法过于偏向地域之争,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执。我的本意是根据我的一些所见所闻,探讨一些现在比较热点,也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人口迁移,子女教育,对下一代的期望值,还有定势思维下的个人选择是否能

五到十年后,北京或上海的小孩会不会考大学比外地更困难?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题主6.19日更改问题题干,以前的提法过于偏向地域之争,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执。我的本意是根据我的一些所见所闻,探讨一些现在比较热点,也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人口迁移,子女教育,对下一代的期望值,还有定势思维下的个人选择是否能跟上历史的进程等等。

  

题主才疏学浅,只是个普通上班族,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只是发发感慨,作抛砖引玉用。

  

因为引发地域争斗而受到的攻击我照单全收,是我的不对。)

  

以下是原题目:【北京或上海户口的小孩是不是考大学比外地更困难了?】

  

(大幅度修改题目是对之前问题下数以千计的回答者的不尊重,最好的方法是另开一题,而不是修改题目完全改变原意)

  

------------------------------------------------------------------------------------

  

朋友圈看到的一篇文章:《人才高地的残酷竞争,北京家长的集体焦虑》。

  

有点颠覆我们以前的既有想法:比如北京考大学容易;一定要拿到北京户口让孩子在北京高考;我自己985毕业,自己孩子起码也得读个一本等等

  

文章地址:

  

文章节选:

  

我们先来算个帐——清华北大每年毕业差不多2万本硕博,去除掉本校直升的,再算上50%的留京率,每年北京留下六七千清华北大本硕博差不多吧?”

  

小明:“差不多,我看新闻说清北留京率已经下降到50%了”

  

塞冬:“北京每年有六七百个清北本科名额,但是每年留京六七千清北毕业生,我们极端点算,哪怕清北世袭罔替,拒绝非清北毕业生的娃上清北,平均是不是也得10个清北留京毕业生的娃才能上一个清北?”

  

小明:“不可能世袭罔替啊,谁规定的只能清北毕业生才能上清北”

  

塞冬:“对,如果不世袭罔替,那留京清北毕业生的娃进清北的概率就更小了是吧?”

  

塞冬:“我们再来算个账——每年全国985大学本硕博毕业30多万人,到北京工作的大约20%,也就是五六万(但北京每年的一本名额只有一万多个,也就是说,哪怕拒绝非985家长的娃考一本,那北京的985家长们,也得4个里面淘汰3个,才能让娃进一本”。

  

塞冬:虽然你是北大硕士毕业,但你家孩子可能在北京连高中都考不上。

  

我是上海土著,说句实话,只讨论考大学肯定比外地的简单的。

  

这篇文章是建立在“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保皇派逻辑之上。即,我考上了清北,我的孩子理应跟我一样聪明。但我孩子没考上,我不管我不管,肯定是清北在北京招太少了。。。

  

想想看,每年清北毕业生一半留京,但清北招生名额并不会每年增加三千个,导致清北后代越来越难上清北。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让我来推广一下这个逻辑:

  

成都是全国川大毕业生最多的城市,他们的后代肯定跟他们一样聪明,至少能考上川大,每年40%的川大毕业生留成都,但是川大并不会每年在成都扩招4000个名额,这就导致成都川大毕业生后代越来越难上川大。越来越难上就算了,最可气的是川大最大生源基地,居然是绵阳!

  

我还能说什么呢?

  

以前北京人不是老爱说:清北在你省招得少怎么了,又不是没招,省状元能上为啥你不行?

  

对啊,清北在北京又不是没招,清北人的后代上清北的也比比皆是,别人孩子能上为啥你不行?

  

ps:

  

那位隆先生可是钦点过咱们小城市出来的学生文革思维重呢,反正就是看不惯咱,又不好直说,每次看他两学一做都是尴尬无比。。。

  

这个问题下面,必须帮广大“新北京人”说句话。

  

北京市内各区县的教育水平的差异,不亚于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差异。

  

可以参考下图,西城和海淀两区的19所学校,加起来几乎占了全北京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的90%!要知道,西城区和海淀区人口加起来大约也就是全北京的四分之一。

  

  

  

一些偏远区县,比如经济不算差的密云,2016年高考理科状元考了679分。看起来不算差,但当年清华分数线680分。换言之,如果没有左边加分右边的话,密云高考状元都考不上清华。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即便“北漂”们费劲千番周折,拿到户口,花七八百万买个所谓学区房,也不过就是让自己小孩能在上面表里根本不会出现的学校里上学。上清华北大?几乎没指望。

  

老北京人反而会嘲笑他们,你以为旁边有个学校就叫学区房了?昌平大兴算什么学区房?西城区二十万一平的房子你以为是卖给谁的?

  

而外地的网友又会觉得北京重本率那么高,说不好考大学,不是瞎矫情吗?

  

两头受气,其中艰苦,冷暖自知。

  

以及,上面说的不包括我本人,我已经逃离北京了…

  

上海80年代末就开始减负,当年还在菜场小学念书的我,下课回家没作业,天天玩。结果小学毕业,班级只有两位学生考入重点初中。其余同学都进入对口菜场初中。

  

初中依然高喊减负,我妈这位纺织女工急了,周末送我去重点初中补习主课,周围来学习的多是重点初中的学生,认识了些重点学校小伙伴。记得那年暑假,美国世界杯,巴乔射飞点球。课间谈到美国,小伙伴说他将来要去美国读书。我当时对美国的印象仅仅是<成长的烦恼>。

  

一直到初三下半学期,我每天作业都在学校做完,晚上9点睡觉。但是要考高中了,考不上只能去中专技校。在中考前一个月,我终于开始回家刷套题,不过依然九点睡觉,结果我考入一所普通高中。补充一点,班级只有五个人考入高中。

  

那年正好香港回归,进入高中,发现同学层次提升显著,多数来自重点初中,极个别来自普通初中。入学后摸底考,英语垫底,物理化学第一。为什么我物理化学能考第一?因为我家仅有的两套课外丛书是<十万个为什么><数理化自学丛书>,这两套书被我翻烂了。

  

英语老师是我高中阶段的贵人,她没有歧视我这个学生。对我特别照顾,而理课我从不听课,因为太简单全明白。唯有英语课目不转睛盯着黑板,然而依然听不懂。

  

这时才发现,原来同班同学在重点初中时早已掌握那么多词汇语法,而我只背出其中一半都不到。

  

虽然我对我的英语学习很不自信,但我对自己数理化很有信心。高二上半学期那年,经过初赛复赛,作为普通高中独苗,参加市化学竞赛决赛(白猫杯)。

  

在参加市统一赛前培训时,我被震惊了。完全听不懂!!!<数理化自学丛书>没有介绍过这么多复杂的公式。而来自重点高中的学生竟然可以随着老师的讲解,给出自己解题思路。而我由于听不懂,不知道该怎么提问。决赛自然无果而终。

  

我当时就意识到,我,普通中学的学生,和重点学校学生差距太大,而普通高中老师依然按照课本授课。课本上的内容我进高中前就在<数理化自学丛书>学会。

  

高二下半学期,虽然天天玩,到内心很焦虑,不知如何应对高考。

  

高三分班了,上海高考当年3+1.我选了物理,这让所有人都跟吃惊,其实我当年很羡慕全国3+2,这样我物理化学都能选。我选物理原因之一是我大学一定要学计算机,二是竞赛失败受了刺激。

  

高三的物理老师来自湖北,98年抗洪后转到我们学校,在当地是优秀教师。不过教学方式很粗暴,就是做全国卷,不过真得感谢他的粗糙教学方法。一开始做成绩很差,不过我这人比较自信和特立独行。我就不断刷题,把不会的学会,并用思考多种解题方式和快速解题方法。我又自己去买了全国各地的数学语文考卷。英语上海卷一直遥遥领先,我尊敬的英语老师给我们大学四级考卷练习。虽然被英语虐的很惨,我依然每天享受着这种刷题生活。

  

高三还有许多课要上,不过我上课就自顾自刷题,白天两张考卷,晚上两张考卷。一开始周围一起玩的同学以为我疯了,坚持不了,结果我坚持半学期后,很多人和我一起刷题。

  

老师也清楚,他们虽然不能超纲教课,但学生刷题不影响课堂学习,从不过问我的行为。

  

随着两轮区统一模拟考结束,我基本清楚我的能力,最终第一志愿只敢填东华,这所211分数垫底的院校。复旦交大遥不可及。

  

随着高考结束我以年级第五顺利考入东华,而我们那届高考本科入取率比区重点还要高。这成绩离不开物理老师的刷题策略,我觉得我带头刷题也感染了一批学生,共同打鸡血。

  

进入大学,身边的同学来自各省重点市重点,一开始我以为他们都是学霸,结果第一学期,大学化学我考了第一。高数80多,英语成绩中游。我怀疑我念的是不是假的大学?当年碾压的那些学霸去了哪里?班里一大半外地重点中学毕业,高考难度秒上海的学生,成绩很一般?反而上海四大高中,二志愿进入东华的学生依然名列前矛?为什么?

  

等我念完大学就明白了,是自我管理能力,让优秀的学生一直优秀。山东,江苏高考大省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不错,但是一但进去大学,失去了老师家长监督,不再对学习感兴趣。而上海四大高中的学生考入东华,有挫败感,希望考研翻身,学习习惯良好,依然保持良好学习习惯。

  

进入社会那么多年,直到孩子出生,又一次关注高考。发现那么多年过去了,上海的伪素质教育没变,只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明白,要给子女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学区房,双语幼儿园,民办小学等等。

  

我这种一路菜场进211的特例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能重现。

  

因为在上海,高考,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筹备的事。

  

对于北上普通中产家庭,想要孩子考上父母的大学,绝对更难。因为教育优势人群发生了转移。对另一些家长,却没什么难的。

  

题主说的完全正确,但对象得限定在北京上海的中产家长。

  

教育优势人群发生了什么转移?

  

一言以蔽之,从智商优势人群转向了资源优势人群。

  

十年前或者更久之前,也就是75后和80后们读书高考的年代,精英集中度不高,有资源的人没有那么多,那时只要在体制内就算是在众人之上了。就算有资源,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手段将之直接变成入学优势。

  

我来自某个中部省份二线城市,中学是重点学校。班里同学大部分父母是体制内普通职工、普通工人,来自赤贫农村的学生也不多。在重点中学里,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家智商都够用,接受能力不弱,我那些反应慢一些的小学同学都进不了重点中学。补习不盛行,我除了上过几年每周一次的新概念英语(还经常逃课),直到高三才知道真正的课外补习班长什么样。家长一般看到孩子“好好学习”就行了,也不大过问具体内容。虽然有个别同学非常拼命,但总体来讲,大家的努力程度并没有数量级的差异,肯定不比当年的衡水、现在的毛坦厂。这批同学最后基本都去了985,或者知名211。

  

其实,当时我的同学里就有人家庭资产数百万(90年代),也有家长是厅级甚至省级的高官。但他们数量并不多,有部分成绩不太好,后来也就去了省内普通大学(可见那时把资源直接变现的手段还是不多),大部分现在过得不错都是大学毕业以后家里再使劲的。当时同学之间也不太把这些背景当回事。当年副省长的儿子,还有98年上海仁恒滨江开盘就买了多套房用于抵税的土豪之子,也一样打打闹闹,也会因为各种中二小事受人嘲笑。

  

然后,我们这一批智商还够用的高考受益者来到北京上海,读书工作扎下跟来。

  

然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满心想着“我孩子终于可以享受一把低分数线了”,突然发现让自己成功的那套东西完全行不通了。因为,玩现在这个体系,最要紧的不是孩子聪明,而是家长的资源。

  

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中小学将孩子的课外所有培训都默认纳入筛选考核体系,嘴上却不说。现在的孩子不参加足够的课外训练,就相当于当年80后孩子有一半时间在逃学。。。所以课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于是,课内的东西,比如好学校、重点班,自然是要学区房或者找人的;课外的东西,比如如何能紧扣招生考试重点、如何能“占坑”、如何能获得更有含金量的技能培训(比如同样是唱歌,小荧星艺术团和民间唱歌班档次完全不同),也得想办法周全。

  

要周全上面这许多事意味着什么?资源!全面的社会资源!这不仅包括人脉,更要求全面的信息掌握和合理职业规划(现在小盆友的规划比大人还厉害)。相比之下,孩子聪明已经被惨烈的资源竞争掩盖的不那么重要了。现在即使孩子不够聪明,足够的资源也有的是办法给孩子找到各种好出路。

  

所以,如果现在问有资源的北京上海家庭,孩子考大学难吗?恐怕他们不觉得难;事实上,国内上大学不过是他们的保底选择——就像来自外省昔日高考的获益者,也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现在孩子这样打鸡血,但也考上了好大学。

  

很可惜,中产家长们虽然昔日高考成功,现在在北京上海却已不再是教育优势人群。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资源,优势已经转移,巨大的落差让人抓狂。

  

更糟心的是,如果留在老家,因为本地精英向一线城市富集,资源竞争也没有那么惨烈,孩子聪明还是更加有优势的。另一方面,若是985精英,留在家乡二三线城市也相对能掌握更多资源,孩子上学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就像高票答案链接中写的,清北也不可能世卿世禄,推而广之985、211更不可能。中产焦虑的家长就是无法传承教育优势的那些人,当然会发现要让孩子在北京上海考上自己的大学,可比当年自己难多了。

  

作为一个985毕业的一线城市打工者,写到这里,想到自己有一天也很有可能不得不加入这一群焦虑的家长行列,我确实感到郁闷。而且,除了接受现实,似乎别无他法。但是反过来想,一代人恰好是优势人群已经挺幸运了,哪里能运气好到代代优势呢?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