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 | 上海交通大学 —— 本科会计,如何做到跨考初试、总分双第三!

考研择校、规划、名校真题、备考课程、集训营咨询(私妍姐)名校前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考研经验 | 上海交通大学 —— 本科会计,如何做到跨考初试、总分双第三!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考研择校、规划、名校真题、备考课程、集训营咨询(私妍姐)

  

名校前沿——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左边法律右边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友情提示:

  

关于本篇分享,胡学姐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备考经历,或许篇幅有些长,但干货满满哟!相信认真看完的同学,一定也能收获很多!

  

01为什么跨考新传?

  

早在高中时期我对新闻与传播就有较大的兴趣,加上大学的一些兴趣探索,我坚定了想要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相关专业的想法。另外,从考试难度上来讲,新传不考数学,而数学恰好不是我的强项,想到这一步,我就决定了我的考研方向。

  

02择校思路

  

总体思路:

  

地区--学校以及学科的水平--专业课考察范围--询问学姐备考难度等。

  

优先考虑地区或者自己未来想要发展的城市

  

我本科是在上海读的,老家在湖南,因此我只考虑这两个地区。上海的高校多、媒体资源与就业机会都比较多,湖南有著名的芒果台(湖南广电),新传较强的高校有湖南大学、湖南师范、中南大学等。因为本人自认为自己在编导这方面才能不是很够,所以这一局下来,我优先考虑上海!

  

在上海高校中择校

  

按照学校、专业排名、专业考察范围和难度、学费等角度再来一次迭代筛选。

  

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过分冲动

  

但是仍不可过分冲动,接下来可以去蹲蹲学姐们的经验帖,不要怕不好意思,问问他们的备考经历,备考难度,学校是否有歧视本科经历等等。总之,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这里必须说说上交很公平,并不歧视双非,也不是特别强调本科期间的科研等等,老师也非常nice!总之性价比高,虽然卷,但可以选!

  

专业课经验

  

与其他TOP级学校对比,上交在专业基础的考察上,考察范围较小,总体而言对于跨考十分友好;其次上交的研究方向比较前沿,比如计算传播、智能传播等等,对于一些理工科跨考的人来说在复试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自己是否适合上交的风格,还是去综合考察一下上交的专业课真题。

  

  

01备考书目食用指南

  

①传播学原理——重点看!

  

第一遍看,按照章节和小标题,用XMIND做了一下书本的框架,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以及梳理重点理论的逻辑版本。相当于把一整段文字转换成一个一个的小点!第一遍阅读不用追求一个特别有逻辑的框架,做到留下一定印象即可。

  

  

②《新闻参访方法论》、《新闻评论教程》

  

根据课后题直接整理背诵版本即可。

  

③《大众传播概论,媒介素养与文化》

  

这本书很厚,但完全没必要逐字逐句去读,可以根据每章的卷首语(你需要掌握一些什么?)以及每章后面的知识回顾迅速找到重点,再整理笔记即可。

  

这本书去年并未直接考察,我认为这本书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涉及范围广,比如广告、公关等内容也有涉及,因此,在初试中遇到从来没见过的内容也不奇怪~

  

④《财经新闻》

  

交大院长的书,往常常考财经新闻策划等,因此需要整理一些重点笔记,直接简单背诵即可

  

⑤拓展书目

  

《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新媒体用户研究》——不强求一定看,我主要还是靠看左边公众号右边以及看论文来进行知识补给。

  

第一遍参考书要达到哪种程度?

  

不用去追求原封不动的复述出来,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心领神会”。比如针对一个传播学效果理论,并不要求能够把提出人、提出时间、提出的著作一字不漏的背出来,而是能够做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并不知道这个理论的人听,做到让人家听懂原来这个理论就是讲的这样一种现象即可。

  

如何将参考书与真题联系起来快速找到重点和考点

  

文科类的考试参考书往往又多又厚,在通读完参考书后往往觉得什么都没有抓住,这里可以将“课后题”、真题频率作为确定重点和考点的方法。

  

可以在第二遍阅读之前,根据第一遍的印象,对以往真题进行统计分析,看看真题的知识点属于哪一本书哪一个知识点。示例如下:

  

  

这样就能对参考书的重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基于此整理好适合自己的背诵版资料

  

02养成左边公众号右边阅读习惯

  

这个阶段可以养成阅读新闻评论的习惯,对于一篇评论的框架以及行文思路进行梳理,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也可以有意识的积累一些案例,平时看到一些新闻案例也可以有意识积累,根据不同的话题整理成一个文档,以便日常查看以及答题调用。

  

同时一些热点事件的传播学角度分析,一些学科研究前沿的论文推文也可以在全媒派、新闻界、青年记者等左边公众号右边的推文中读到,所以我前期的论文以及热点主要是以信息偶遇为主,遇到好的推文可以有意识整理或者利用微信收藏分类整理。

  

左边公众号右边推荐:

  

评论类:人民日报评论、光明论、澎湃新闻评论,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等

  

知识类:全媒派、看理想,36氪,钛媒体等

  

论文类:国际新闻界、青年记者等

  

  

01专业课背诵

  

首先就之前整理好的参考书背诵笔记每天安排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背诵,前期不需要安排过长的背诵时间。很容易坚持不下去产生挫败感。

  

02专题整理

  

我购买了学姐的专题笔记,参照她的大致框架进行整理补充,自己觉得好的内容保留,不好的内容进行更新补充,并且进行案例的补充更新

  

按照需要了解的专题内容进行论文阅读以及专题整理。每一个专题的大致内容包括:【概念、原因、特点、现状、影响(正面与负面)、措施、未来、案例】等。并不一定每一个专题都有完整的这些内容,只是说可以按照这样的逻辑去进行论文阅读。整个专题的整体补充修改过程从7月到12月都一直在不断进行中,最后形成了一份适合自己语言习惯和答题习惯的专题笔记。

  

【论文的筛选】

  

1、不用阅读定量论文,即论文内部有大量数据模型等,有利用spss进行内容分析等都不要阅读

  

2、选择框架清晰的论文,经典代表:黄楚新老师的论文

  

3、不可直接抄论文,要进行一定的总结改进。

  

4、按照主题进行筛选,选择下载量高的论文进行阅读

  

5、论文阅读可以从开始系统做专题开始一直保持到考前。

  

【我的专题参考】:

  

  

【我的案例整理】

  

我的案例整理同时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并且分为两种整理形式,一种是以上述专题小点+案例的形式

  

另一种建立一个专门的案例整理文档,分类整理,示例如下:

  

  

03实务练习

  

上交的实务考察往年都只考察评论,而基本分值都在50~80分之间,因此,评论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从7月开始保持每周一篇的练习量去写,每周几篇的阅读量去输入。这里推荐去找直系学姐学长批改,通过批改能够快速找到自己的弱点并且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得到明显的进步:

  

我第一次写评论:

  

  

写了几次后的评论:

  

  

因此,评论是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得到明显进步的,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此外,每周要保持对优质评论的输入。

  

【优质评论来源推荐】

  

l推荐的左边公众号右边有:人民日报评论、光明论、澎湃新闻评论、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新京报评论等

  

l推荐网站:人民时评:

  

l推荐频道:喜马拉雅FM人民日报睡前聊一会儿等。

  

  

01背诵、专题优化

  

进入9月,前期的专题整理应该至少有有了初版,这时候背书可以安排更长一点的时间,主要分为参考书背诵以及专题背诵。

  

参考书背诵部分可以分为传播学原理以及评论、采访等课后题整理背诵。9月我建议重点放在参考书背诵上。每天安排一个专题的背诵

  

如何有效背书?

  

①背书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的所有参考书以及专题基本上都背了4遍左右,最后基本内化成自己的内容了,也就是“张口就能来”

  

②背书的大致过程:通读通背诵------划定关键词整理背诵逻辑-----背诵关键词并回想填充内容-----再通读通记】反复多次

  

③首先可以追求对内容有一个大致记忆为主,因此需要通读一遍,再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后,划分逻辑。比如针对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比如知识付费,可以先记住大致方向:1、技术支撑---移动支付;2、消费习惯----付费意识增强;3、平台支撑----知识付费平台兴起等

  

因此也就要求在整理笔记时也要按照一定逻辑去整理。比如pest法(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

  

④利用讲课的形式去背书,即学会用一种交互式的方法去背诵,找一个无人的角落,尝试去讲讲看,这样就是在边思考边背诵。

  

02专业课答题练习

  

9月开始,我开始用打字的方式练习专业课的答题,这里我购买了拖鞋哥的名校真题与解析,首先是仿照着上面的答案进行答题。这里推荐按照专题的形式练习配套的题目,去年@我们喆整理了按照专题分类的真题集,我按照当天背诵的专题,找1到2到适配的题目进行对应的练习,而后查找真题解析上的答案并寻找优秀论文对答案以及我的专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这样就能做到答题、专题优化同步进行。

  

刚开始答题经常2个小时答一道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10月开始,我开始练习手写答题,同时请了学姐批改我的论述答题。长这样:

  

  

关于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部分,我是仿照着真题解析上面的答题形式来的,就没有请学姐批改,大概明确要写哪些点,大概要写多少字就够了。一般是1分对应40字左右~

  

在答题频率上,保持一周一篇评论,9月到10月,大概能一周3-4题论述,后续每天一道论述保持手速等。都需要按照自己当时的实际情况去调整。

  

03模考

  

11月开始,每周保证一次模考

  

这里大家可以购买一些机构出的模考题,也可以自己和小伙伴们组队出题,当时我是和大概10位研友一起组成了互助模拟出题小分队,每周练习一次,保持手速和模拟考场体验,最后我们小分队有好几位同学都上岸了。

  

模拟考中发现写不完试卷是很正常的,当时还特别担心到时候真正上了考场也写不完怎么办,但经过前期不断的练习和模拟,考场上靠本能答题的速度都会快于平时的,最后也是除了没背过的一道新闻史,其他都写上去了,而且基本都写了12页。

  

12月可以干什么?

  

12月我陷入了学习疲惫期,每天政治专业课的背诵压力确实很大,而且心理上也不想去背诵了,这时候,我采用的回忆考点以及整理答题逻辑的方法来做最后的梳理。

  

同时这也是一种最后再过一遍框架的好方法,示例如下:

  

  

最后也是打印了这些逻辑整理版去考场外面看。

  

  

01单词(3-12月)

  

单词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单词部分我是从3月备考开始到考试当天都有不间断背诵的。3月,首先利用恋恋有词的实体书每天一个LIST背下去,第二天先重复前一天的单词再新背一个list,这样一个月下来就能全部背完一遍,4月再用半个月的时间,每天两个list又过了一遍,接下来就是利用墨墨背单词重复记忆到考试当天了。当时每天起来8点到9点就是单词背诵时间。背诵量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定,我是300个每天,10月之后变成200个。

  

02阅读(3-12月)

  

阅读部分是考研英语的重中之重!我是从一开始就直接上手写阅读了,因为我认为通过做阅读的方式能够能牢固对单词的记忆。因此什么时候开始阅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学习习惯来。可以留出近3~5年的真题当做最后的模拟考试(我留出的是近3年)。

  

3月开始,每天9点到10点半,从2000年开始精读一篇文章,写完后,把不认识的单词、不懂的句子都标注一下弄懂,然后第二天早上我会通读+口译一遍,这样也能同时训练自己的翻译能力。这样阅读走完一遍后;我担心自己记住了答案,为了清空一下自己的脑子,在闲暇时间去做了黄皮书作者出的模拟练习题,结论就是质量并不高,不是太推荐,但是我还是做完了,主要是保持一种题感。第二遍写阅读我是4篇阅读一起做,重点针对错题,做到明白为什么错。

  

最后一遍就是快到考前了,到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看到一篇文章的题目就能知道答案,知道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我再次选择了口译的方式飞速过一遍。

  

在第2-3遍写阅读真题的过程中,我是搭配着模拟题、英语二的题目一起做的,以免对英语一的题目产生倦怠和记忆。

  

关于阅读课

  

比较有名的英语阅读老师是左边唐老师右边,我有尝试去听过他的2011年的真题讲解,发现自己好像并不喜欢并不适合听课,喜欢自己学,随后便放弃听课了。所以大家在现阶段多尝试一下看看哪种方式适合自己,学校附近的面授课程也可试听下再做决定。

  

关于市面上的押题卷

  

我在备考后期有购入黄皮书的最后五套卷,最后五套卷的难度总体来说高于之前做的真题,材料也是比较新的内容,21年的英语一是比较难的,因此,我认为最后五套卷可以去做一做。至少可能会碰到相关的题材,比如21年真题中的反垄断阅读在最后五套卷中有反复出现,但仍然要强调不可抱着“押题”的心态去对待押题卷。

  

03完型、新题型、翻译(5-12月)

  

这部分的练习我是在做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每天搭配一个题型去做做。完型在前几年难度较大,错很多很正常,甚至我到后期做前几年的完型仍然错得比较多。完型部分我也没有听过课,一般我的流程也是第二天会利用填空(而非选择)的方式再做一遍,然后通读一两遍,形成一种语感。

  

新题型与翻译的练习基本同上。

  

04作文(10月下旬-12月)

  

作文部分我从大概10月下旬开始准备,这里我还是听了一下课,积累了一些写作格式,比如开头怎么写,第一段怎么描述图画,第二段写什么,整理了一个自己的大致的模板。

  

11月开始,每天写一篇作文,作文不要相信背就完事,还是要去实践,比如我写了之后才知道自己存在着单词不会写,写作卡壳这些情况。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来克服。

  

05模拟(11月下旬-12月)

  

我留出了近3年的英语一真题在11月下旬与12月初的时候进行完整的模考,英语模考也是必要的,只有模拟考场状态才能对自己的大致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此外我还又去考了一次六级,恰好是在考研前一周,相当于一次真正的考场模拟了

  

总结:英语的学习是需要贯穿考研全过程的。同时上交考英语一,复试中也会有专业问题英语问答等,再加上上交专业课不会出现普遍给分很高的情况,因此,公共课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今年的考场体验也是觉得英语一难度增加,颇有2010年左右的难度。因此,备考过程中还是要认真准备.

  

  

01第一轮:6月底-8月底

  

精讲精练+1000题一刷+机构强化课(马原部分)

  

由于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因此对于政治的学习停留在了高一,所以我的政治开始得会比较早,正常暑期开始就没问题。6月底学校期末完毕后,精讲精练和1000题预售的就已经到货啦,我以每天1章的速度(像五位一体这样内容多的章节分两天)搭配配套的1000题每天按部就班学习,马原部分搭配强化课进行学习(其他部分我就没听了)。第一遍刷1000题不要直接写在书上,但是对错题要做好标记。以便后续多次刷题时重点关注。

  

02第二轮:9月

  

精讲精练快速过第二遍+做思维导图+1000题二刷

  

第一遍结束后,实际记忆留存率非常低,所以不要担心自己记住了答案,可以马上开始二刷。二刷我以每天2章的进度快速把精讲精练重要知识点过一遍,并做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同时再刷1000题。这时你会发现第二遍错的和第一遍错的不一样了(。这也间接说明了第一遍确实没记住多少内容。

  

03第三轮:10-11月

  

技巧班、1000题、冲刺背诵手册

  

10月,这时候精讲精练已经太厚重了,可以当做参考书查阅,但不需要每天看一章了。第三轮复试我采用的是冲刺手册+技巧班+1000题+刷题计划的方式。冲刺背诵手册可以说是考点的浓缩,同时也提供了一些keywords合集。后期有了他我的精讲精练就压箱底了。每天一到两章冲刺背诵手册内容+一节技巧课(这个真的强推,对提高做题正确率有肉眼可见的效果)+一套刷题计划+1000题一章左右的错题再做(这个时候,1000题就只做前面做错的题目了)

  

04第四轮:11月-12月

  

冲刺背诵手册、肖4、肖8、机构冲刺班

  

11月下旬12月初,各大模拟卷就出来了。这段时间,政治的学习时长和学习强度都大幅加大。我对冲刺背诵手册进行了二刷,并进行有效记忆。刷了肖4、肖8等主流模拟题。对从模拟题中、冲刺班中的重点时政内容进行整理记忆。同时重点背肖4肖8的答题,每天都去背背答题语料。都说今年肖秀荣全部押中了,但其实上海政治压分的情况下,完全照搬答案也不可,还是需要形成自己的答题逻辑的。同时,这段时间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带背、刷牙、买早餐、走路去图书馆的时间能听完好几遍。最后,还是在上考场前随便拿了套模拟题,练习了一下大题答题,排版等。

  

总结

  

政治的学习可以说是前期按部就班,后期奋力冲刺。一定要去听的就是考研机构的技巧班!!

  

其实很难用一篇逻辑十分清楚的经验帖去写备考一年中我的种种经历,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节奏之前,我也反复挣扎过很多次,试过很多种的方法。连参考书笔记我都整理了3个版本,所以,大家在备考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怀疑自我的时候也是很正常的。

  

考研之路不易,愿我的这篇经验帖能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祝大家都能媒梦成真,一战成硕!

  

考研择校、规划、名校真题、备考课程、集训营咨询(私妍姐)

  

如果考研是条注定孤军奋战的路

  

那这些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

  

便是这条路上的点点星光

  

满天星辰中

  

终有颗星能照亮脚下的路

  

即便黑夜漫长

  

也定能迎来灿烂的阳光

  

考研人,努力冲吧!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