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上海后,我选择了杭州

来源:扬凡主编:扬凡上海人自认为杭州是上海的后花园,周末可以过来逛逛西湖;而杭州人却觉得上海是环杭城市,又大又不接地气还培养不出阿里!而我因为公司总部在上海,又被派到杭州建立办事处,所以过了几年的双城生活,对两座城市算是比较熟悉。上海时尚而且包容,有众多一流

逃离上海后,我选择了杭州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来源:扬凡

  

主编:扬凡

  

上海人自认为杭州是上海的后花园,周末可以过来逛逛西湖;而杭州人却觉得上海是环杭城市,又大又不接地气还培养不出阿里!

  

而我因为公司总部在上海,又被派到杭州建立办事处,所以过了几年的双城生活,对两座城市算是比较熟悉。上海时尚而且包容,有众多一流公司的工作机会,但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极不友好的落户条件,实在让人望而却步。

  

最后,依从内心,我抛弃了繁华的大上海,选择了环境优美且更具活力的杭州,在这里落地生根,和她一起成长。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多年的上海杭州双城生活,从最接地气的层面告诉大家两个城市的不同和特色。

  

1

  

洋气VS土气

  

说上海是全中国最精致、最时髦的城市,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而且这种精致和时髦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不仅滋养着本地人,还影响着所有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新上海人。

  

我由于受母亲的影响,从小也是很喜欢打扮的那种人,出个门根据不同的场合也会讲究各种搭配。所以每次去上海的总公司,我也总是会精心装扮一番。多年前有一次在上海和公司一个新来的客服小姑娘同乘一部电梯,她看着我的包说:“您这个是COACH去年的流行款吧?”我当时心里一惊,因为我自己可能考虑了全身上下款式和颜色的搭配,但还真没考虑过包包是新款还是老款。我这才发现上海公司即使是一个老家苏北初入职场的客服小姑娘,但是眼睛却是如此尖锐和识货,哪怕她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够买这一个包,但却完全不影响她对这些品牌的熟悉和了解。因此,只要我在上海公司出现,都会格外注重自己的装扮和外形。

  

而离开上海回到杭州我就完全没有这种压力,不管是日常办公还是见客户,穿衣打扮都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但是招聘来的业务人员就很不让人省心,不管是刚入职场的实习生,还是多年经验的老业务员,穿衣搭配都是毫不讲究。偏偏我的直属老大是地道的老上海人,虽然是男士,那也是非常讲究的一个人。所以我平时都会多教教她们如何穿搭,也会买些时尚杂志放在办公室,让她们没事的时候多学习。

  

在上海,存好几个月的钱去买一双一线品牌的鞋子是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一两件名牌傍身在办公室也确实会觉得没有底气。而杭州相对来说对时尚这一块的关注和讨论就会比较少,消费更接地气。所以如果在上海生活的话,在服饰装扮上花的钱一定会比杭州多很多。

  

2

  

抠门VS大气

  

上海和杭州,在家做饭成本是差不多的,但是出去吃差距还是蛮大的。在杭州的工作午餐,一般公司楼下都有十几二十元一份的面馆,外卖也差不多二三十元就可以吃得不错。而我在上海公司楼下的翠华吃午餐都是五六十元一份,随便点个外卖至少三四十元。

  

从简简单单一顿饭,其实还能非常真实的反应出两个城市人的性格。在杭州,不管同事还是朋友出去吃饭还真没有AA的习惯,总是有人请客,基本大家都是轮流坐庄,无论谁有什么好事或者碰到什么节日,都会一起聚聚。可在上海公司大家一起聚会就特别少,即使聚会也基本都是AA制。

  

上海公司曾有一个极品同事,是上海本地人。他离职之后,所有人回忆了一下,在公司5年,他竟然一次都没有请过客,包括工作餐。还有北京分公司的同事回想起来,之前从北京到上海出差,这位上海极品同事都会在午饭时间主动邀约北京同事一起吃午饭,然后让北京同事帮他买单,理由就是北京同事可以放进差旅费里报销。每次公司聚会吃饭卡拉OK,如果结束很晚需要打车,这位上海同事总是会找到住得比他远的人打一辆车,然后他可以先下车不用付打车费。

  

当然,并不是所有上海人都这么小气和抠门,但是相比较而言,杭州人相对大气和豁达一些。我的直属老大就是一个非常大方且绅士的上海人。我们和他出去吃饭基本都是他买单,而且结婚、生孩子这种人生大事,他还会给我们送礼物,真的是非常Nice。

  

3

  

契约VS变通

  

我在杭州和上海都租过房子。

  

在上海是自己整租了一个小套间,总体的感觉是从中介到房东都是非常专业负责的。从带看房子到后面办各种手续,基本都不用你操心,房东后续每个月都会及时提醒你交水电煤气等各种费用。退租也会把帐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一分钱都不会少你的。我是很喜欢这种专业和清爽的办事风格,特别欣赏他们骨子里的契约精神。

  

在上海住的那段时间,楼上楼下有各色租客,也有不少本地的老阿姨,总体感觉是大家都比较冷漠,不会关心别人的生活。我也没有和任何邻居有过交流,这种疏离和距离感也是我可以接受的。

  

在杭州我是和一个小姐妹合租的,找中介带看那天,趁中介不注意的时候,房东偷偷塞给我一个小纸条,上面是他的联系方式,结果呢,大家应该是猜到了,我和房东跳过了中介私下签了租房合同,双方都省下了几千元中介费。

  

上海收入虽然高,但是房价和租金也确实很贵,每个月工资的一半拿来交房租是常事。上海市区一室户老破小的租金在杭州可以租到一套精装的三居室。所以,在上海租房更多的感受是在给房东交月供,而相比较杭州的居住品质就会高很多。

  

4

  

庞大VS小巧

  

上海是超级大都市,大到怀疑人生。上班单程时间一个多小时算是平均水平,步行到地铁站二十分钟就算是交通便利。我有几个同学现在定居上海,他们分别住在徐汇、静安、浦东和嘉定,工作地点相隔更远,每次约饭,都需要根据休息日还是工作日来找个中间点,吃饭不易,所以聚会就越来越少。

  

不过上海的交通规划合理,路网很密。而且上海人大都特别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开车即使早晚高峰,在高架上还是可以有序行驶,只是速度慢一点而已。早晚高峰的地铁是真的挤,大家冷漠的有序的排着长长的队伍,一辆车上不去就继续等下一辆,等个两三辆车是很正常的,而且大家也都没有怨言。

  

杭州的交通规划就特别乱,有些公交站点特别近。比如早期的朝晖居住区,其中一三五区是连在一起的,每个区的门口大概相隔150米,都会设置公交站点。而这些公交站上一共有8路公交车,我观察了一下,到下一个十字路口有2路是直行的,6路是右转的,左转的一路都没有。而且这不是特例,还算比较普遍。这直接导致了在杭州任意两个公交站点之间明明不是很远但却需要转车,能够直达的路线非常少。

  

现在我办公室的窗外就可以看到杭州南北的主干道中河高架,几年前,每天早晚高峰上面基本都是堵成了停车场,一动不动的那种。所以2014年杭州出台了最强限行令,工作日早晚高峰时间段内非浙A牌照一律不能进入限行区域行驶,浙A牌照也要限2个尾号的车牌。当时很多杭州人都怀疑是否能执行下去,因为这样会影响GDP,但是杭州不但限了,而且坚持了7年。

  

唯一让杭州交通赚了一波好感的是率先实行了礼让行人的规范,很多外地人来杭州旅游,都会对斑马线前彬彬有礼的杭州司机称赞有加。

  

对于我自己来说,假如长期在上海生活,未来买房之后通勤时间动不动单程一两个小时是很难接受的。总感觉一天24个小时,花几个小时在路上奔波特别的浪费生命。杭州不管堵车也好,地铁少也罢,毕竟城市小,通勤时间还是比上海要少得多。

  

5

  

逃离VS选择

  

单身的时候觉得上海和杭州两个城市都好,阳春白雪都是我的爱,但是等到年级大了,想要安家,就不得不关注很多现实的问题。

  

首先是在上海落户就超级难,门槛太高要求太多。我家族里就有一个关于上海户口的经典笑话:我的二姑夫是上海人,在西工大毕业之后分配到了江西南昌的洪都航空工作。我二姑是他同事,南昌人,两个人结婚生女,一晃过了二十多年。2008年国家大力发展大飞机,他带着我二姑调回上海商飞院工作,户口也迁回了上海。他们女儿我的堂妹当时在外地读大学,户口没法随迁,直接导致错过了时机,后期再迁户口需要极其复杂的手续。现在堂妹也已经在上海商飞院工作了六七年了,至今户口还挂在南昌。堂妹嫁了同单位一个浙江义乌的博士,妹夫也拿到了上海户口。现在堂妹的孩子3岁多了,出生就是上海户口。她经常开玩笑的说:“一家人中只有我是真正的上海人,你们南昌人、义乌人都有上海户口了,就是唯独我没有上海户口,我真的太难了。”

  

我可以继续在上海工作生活,但是没有户口、没有房产,孩子将来无法读书,我感觉自己永远会是上海的过客,除了留下匆忙的青春,什么都留不下。

  

而杭州的落户政策就友好很多,我有本科学历所以很顺利的就办好了杭州的户口。落户之后当然是要买房啦。如果在上海买房,除了需要掏空我们一大家子的6个钱包之外,至少还要卖掉我爸妈在南昌老家的自住房,才能勉强凑够上海首付。但是2012年我只卖掉了之前在南昌投资的一套房就顺利在杭州付了首付。

  

为了不让家庭背上承重的负担,为了避免生活过得凄惨,在上海和杭州之前,我最终选择了杭州。所以最后的最后,说到底还是因为房子选择了一座城!

  

而杭州这几年发展变化越来越快,道路两旁的鲜花四季常开,2022年亚运会之前10条地铁线会陆续通车,一批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在这里野蛮生长,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期待!

  

其实,并不是我逃离了上海,而是我选择了杭州!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